穆旦
來源:
| 時間:
2014年09月15日
穆旦(1918—1977),詩人、翻譯家。原名查良錚,與著名作家金庸(查良鏞)有親屬關系。曾用筆名梁真。浙江海寧人。1918年出生于天津,少年在南開中學讀書時便開始寫詩。1935年考入北平清華大學外文系,抗日戰爭爆發后,隨學校輾轉于長沙、昆明等地,并在香港《大公報》副刊和昆明《文聚》上發表大量詩作。1940年在西南聯大畢業后留校任教。1949年赴美國留學,入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系學習。195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。1953年回國后,任南開大學外文系副教授。1958年受到不公正對待,調圖書館工作。1977年因心臟病突發去世。
出版有《探險者》、《穆旦詩集》、《旗》三部詩集。主要譯作有普希金的作品《波爾塔瓦》、《青銅騎士》、《普希金抒情詩集》、《普希金抒情詩二集》、《歐根·奧涅金》、《高加索的俘虜》、《加甫利頌》,英國雪萊的《云雀》、《雪萊抒情詩選》,英國拜倫的《唐璜》、《拜倫抒情詩選》、《拜倫詩選》,英國《布萊克詩選》、《濟慈詩選》。所譯的文藝理論著作有蘇聯季摩菲耶夫的《文學概論》(《文學原理》第一部)、《文學原理(文學的科學基礎)》、《文學發展過程》、《怎樣分析文學作品》和《別林斯基論文學》,這些譯本均有較大的影響。